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記者4月26日獲悉,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光大理財與波士頓咨詢(BCG)日前聯合發布了《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21》。報告提出,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意味著資管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階段性結束,站在一個新的制度起點再出發。在中國實體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資管行業亟需完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躍”。
報告認為,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需要更加強大的直接融資體系。而資管行業在直接融資體系中處于中樞地位,至少扮演三大角色:對于資金及財富端而言,資管行業引導資金長期化、專業化、機構化,幫助投資人更好地分享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紅利;對于實體經濟端而言,資管行業配置資金、定價資產、賦能企業,幫助實體經濟融資、融智;對于金融體系而言,資管行業推動投資方與融資方在風險與收益上的定價匹配與直接傳導,提升資金融通效率、降低系統性風險。
“海外發達經濟體積極實踐,伴隨著實體經濟的不斷升級,資管行業也持續發展、躍升,逐漸代替銀行成為金融體系中的第一大資金供給主體!眻蟾娣Q,中國資管行業在規模體量和機構實力上與世界一流水平尚有顯著差距,未來的“關鍵一躍”迫在眉睫。
對于資管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躍”,報告提出,站在當前時點,中國資管行業要在使命、模式、能力、科技四大領域實現跨越。
具體來看,在使命層面,在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面對科技自立自強、碳達峰碳中和、實現共同富裕、發展養老體系等重大時代任務主題,資管機構可圍繞資源配置和投資賦能,發現價值、創造價值。
在模式方面,資管行業未來在商業模式上的“關鍵一躍”在于是否能夠在傳統以標準資產投資和產品銷售為主的價值鏈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客戶端和資產端兩個方向實現拓展。
在能力層面,資管機構需要從過去短期導向,以明星基金為中心的投研體系,轉向追求長期、穩定收益,強調投研體系平臺價值,投資流程規范、標準、透明,投資業績可量化、可追蹤、可解釋。
在科技方面,數字時代,如何實現信息化二次升級、移動化快速成長、智能化持續探索、開放化合作共贏,是資管機構面臨的核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