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金融委本月已兩次強調打擊造假和欺詐,傳遞出嚴懲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強烈信號。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對造假欺詐等行為從重處理的頂層設計,則賦予了規范資本市場發展的底氣和能力。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市場亂象依法監管,行政處罰數量和金額連創新高,但從近期部分上市公司涉嫌信披造假、“蹭熱點”涉嫌誤導性陳述、中介機構違規案件數量增加等狀況分析,資本市場亂象仍需重拳治理。有關專家指出,只有重典治亂,才能提升監管威懾力。分析人士認為,從嚴監管、嚴打造假欺詐,將筑牢上市公司質量根基。
上市公司須恪守底線
長期以來,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時有發生,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打擊了投資者信心。近期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公司中,更是不乏明星企業。
4月2日,赴美上市不足一年的瑞幸咖啡表示,公司于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元人民幣交易額。這一事件對A股上市公司敲響警鐘。
疫情發生后,多家上市公司花式宣告“疫情防控概念股”身份。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口罩指數累計漲幅近70%,肺炎概念指數累計漲幅近50%,其中,股價漲幅翻倍的口罩概念股共有5只,股價漲幅翻倍的肺炎概念股7只。
業績變臉在年報披露季爆發也一直是A股的頑疾。豫金剛石4月3日披露修正公告,此前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凈利潤8040萬元,修正后虧損51.51億元。2018年度豫金剛石的凈利潤為9634萬元。
“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是為投資者提供分析、研究、決策的基本保障,也是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基礎!鄙耆f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指出,資本市場亂象干擾了國內外投資者的判斷,必須認識到打擊上市公司造假和欺詐行為的迫切性。
從嚴治市提升監管威懾力
面對部分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重典治亂,出手維護市場秩序,體現監管定力和導向。尤其是金融委會議提出“確保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信息披露”要求,監管部門將對信息披露造假、欺詐發行等行為出重拳,切實維護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以公告日期為準,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4家上市公司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44家上市公司收到地方證監局警示函。
3月15日,三家上市公司(雅本化學、泰和科技和秀強股份)均披露其因涉嫌“誤導性陳述”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三家上市公司涉嫌“誤導性陳述”的具體原因均系其在互動易上與中小投資者互動中借助“新型冠狀病毒防疫”“特斯拉”等熱點話題,對公司的業務情況進行了不同程度不客觀、不完整的回復。
清明節假期前一晚,豫金剛石發出業績“大變臉”公告,清明假期結束首日就被立案調查,創下中國資本市場立案調查最快紀錄,也是監管針對2019年年報涉嫌業績變臉的首單立案處置。
不僅是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也正被從嚴監管。日前,監管部門公布多份監管措施決定書,12名保薦代表人、6名注冊會計師及3名律師因科創板IPO項目問題被采取監管措施。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上市公司監管的首要目標。值得關注的是,監管部門正在通過分類監管、精準排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督促上市公司和大股東講真話、做真賬,拒絕蒙和騙,不做違法違規之事。
追責力度持續加碼
有關專家指出,遏止財務造假、欺詐發行,追責力度將持續加碼。
首先,新證券法下,證券市場已迎來最嚴監管時代,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將收到“天價罰單”!蛾P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于3月20日正式發布,明確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包括重組上市)等重大資產重組活動中,標的資產財務資料隱瞞重要事實或者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的,也應認定為欺詐發行。根據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辦法規定,對重大違法公司實施終止上市,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等情形將被強制退市。配合新證券法施行,日前證監會印發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全年擬制定、修改的規章類立法項目合計53件,其中,規范市場主體行為方面,“力爭年內出臺的重點項目”13件。
“一個真正可持續發展的、健康而強大的資本市場,絕不是一個不死鳥不斷上演神話的股市,更不是欺詐造假無力懲罰的市場!卑残抛C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從近期的政策信號來看,監管層既重視市場化,又重視法治化,有理由相信A股市場正在成為一個健康而強大的資本市場。
其次,從近期案例來看,有多家上市公司被迅速立案調查,折射出監管部門從嚴從快監管態勢。
“對造假、欺詐等行為從重處理有三方面內涵。首先,造假、欺詐企業本身要接受相應處罰。新證券法對欺詐發行、信披造假的處罰打出組合拳,讓不法企業聞風喪膽;其次,在注冊制全面推行過程中,對于相關做盡調的金融機構本身也要有懲罰處罰的機制;再者,對于其他金融服務行業的中介機構也將起到警示作用!迸d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
再者,根治造假、欺詐頑疾更應協同作戰。一方面,完善市場化約束機制,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集體訴訟制度已提上日程。另一方面,交易所將充分發揮自律監管職責。此外,伴隨退市制度等持續完善,將從多維度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最大程度凈化資本市場生態環境。
圈定改革重點,激發樞紐功能,當前資本市場全面“深改”重點任務正在落地實施。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理應肩負規范發展、提高質量的主體責任,展現擔當作為?梢灶A期,伴隨新證券法施行,監管部門從嚴監管將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合規意識,持續完善公司治理,夯實上市公司提質增效根基。